声明:如认为本文存在侵犯相关知识产权的内容配资之家公司,请联系我们。深圳数智引领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可信、专业的数智前沿资讯,服务覆盖全平台亿万从业者。欢迎投稿。
8月14日上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了“十四五”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。其中,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尤为亮眼。
一、Token消耗量激增300倍
在人工智能时代,Token作为处理文本的最小数据单元,其消耗量直接反映了AI应用的活跃程度。刘烈宏局长形象地将Token比作互联网时代的"流量"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初,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仅为1千亿。而到了今年6月底,这一数字已经突破30万亿。这意味着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,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增长了惊人的300多倍!这一指数级增长充分展现了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爆发式扩张。
二、中文数据成为核心竞争力
在AI大模型训练方面,中文数据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刘烈宏透露,目前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已经超过60%,部分模型甚至达到了80%。
这一现象背后,是我国中文高质量数据开发和供给能力的持续增强。丰富的中文数据资源不仅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充足的"养料",更成为提升我国人工智能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。
三、数字中国建设成效显著
此次发布会全面展示了"十四五"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丰硕成果。在人工智能领域,无论是基础算力、算法创新,还是数据资源、应用场景,我国都取得了长足进步。
Token消耗量的爆发式增长和中文数据占比的提升,正是这些成就的生动体现。它们不仅反映了我国AI产业的蓬勃发展,更预示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无限可能。
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,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配资之家公司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在这个AI大爆发的时代,中国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数字传奇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